《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修訂,糖被列入強制性標識
發布: 2021.11.09
近日,國家衛健委召開例行發布會,介紹健康中國行動合理膳食行動實施兩年來的成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修訂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擬增加對飽和脂肪和糖的強制性標識要求,消費者通過看標簽即可了解食品中的油、鹽、糖等營養信息。
修訂的標準還鼓勵在食品包裝的正面用文字或者圖案形式對營養成分表里的營養信息做補充說明,便于消費者更直觀地了解預包裝食品中的營養特性。此外,考慮增加針對兒童青少年謹慎選擇高油、高鹽、高糖食品的提示信息,提醒消費者合理地選擇食品。
預包裝食品是預先定量包裝或者制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常見的各類零食飲料都屬此類。北京協和醫學院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在中國六省的調查發現,83.9%的公眾每月至少購買一次預包裝食品。同時,公眾普遍認為經常吃含鹽、糖和脂肪含量較高的預包裝食品是影響健康飲食的重要因素,但對食品的營養價值又普遍缺乏辨別能力。
位于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是目前消費者選擇食品的主要參考信息。我國于2013年推出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規定,要求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五種營養素的含量等信息在營養成分表中強制標識,但實踐中使用現狀并不樂觀,因此,衛健委啟動了該標準的修訂工作。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征求意見稿的主要變化如下:
1.明確了“糖”等術語的概念和成分
新修訂的意見稿增加了能量、蛋白質、脂肪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糖的術語和定義。
其中能量的概念為:
能量
食品中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在人體代謝中產生的熱量。
食品中能量的計算根據主要供能成分含量與相應能量換算系數的乘積加和而成。
供能成分的能量換算系數分別為(kJ/g):蛋白質 17,脂肪 37,碳水化合物 17,膳食纖維 8。
其中碳水化合物的概念為:
碳水化合物
糖、寡糖、多糖的總稱。
每 100 克或每 100 毫升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可采用減法或加法計算而得。
當營養標簽中標示膳食纖維時,碳水化合物=100-水分-灰分-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
當營養標簽中不標示膳食纖維時,碳水化合物=100-水分-灰分-蛋白質-脂肪
當食品中蛋白質、脂肪含量達到 0 界限值時,碳水化合物= 糖+淀粉
其中糖的概念為:
糖
食品中單糖、雙糖之和(不包含糖醇)。
用于營養標簽標示的糖特指食品中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的總和。
2.糖被列入強制性標識
特別要注意的是,新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增加了強制標示內容及警示用語。
增加強制標示內容,從1+4(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修訂為1+6(能量+蛋白質、脂肪、飽和脂肪(或飽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糖、鈉)。
增加警示語,要求:“預包裝食品應明確標示:兒童青少年謹慎選擇高鹽、高脂、高糖食品!
新增強制標示飽和脂肪和糖,以及新增警示語“兒童青少年謹慎選擇高脂鹽糖食品”,都是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膳食行動倡導的“三減”政策,即:減鹽、減油、減糖相呼應的。同時,在第5部分“可選擇標示內容”中,也提出“可以使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寶塔圖形和核心推薦來宣傳合理膳食,減少油鹽糖的攝入”,體現了國家對健康中國合理膳食行動、國民營養計劃等的重視。
3.明確了對進口預包裝食品的要求
此次規定進口預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簽標示內容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
4.增加可選擇標示內容、份量標示要求等。
增加可選擇標示成分,增加n-3 脂肪酸、ɑ-亞麻酸、EPA、DHA“0”界限值和修約間隔。
增加份量標示,明確了使用方法,按份標示預包裝食品中能量和營養成分的含量時,每份食品的質量或體積可按類別參考附錄E 推薦的食品份量參考值。逐步引導企業和市場規范使用“份”的表達。
增加其它補充信息,包括可以使用消費者熟悉的“油鹽”替代脂肪和鈉,用“卡”等替代“千焦”等說明?梢允褂蒙攀持改蠈毸䦂D形和核心推薦,宣傳合理膳食和三減。
5.對營養標簽格式描述更加詳細
在附錄B營養標簽格式中對格式形式、份的標示說明、NRV 的以及能量單位的標示方式,以增加條款的方式進行具體文字描述,增加了部分營養標簽推薦格式。
6.修訂了能量和營養成分含量聲稱和比較聲稱的要求等。
附錄 C規定了預包裝食品能量和營養成分含量聲稱的要求、條件和同義語。主要修訂主要變化如下:刪除“低蛋白質”聲稱;“脫脂”的限制性條件修訂為“其他乳制品應符合相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刪除“無或不含飽和脂肪”的限制性條件;“低飽和脂肪”的限制性條件修訂為“飽和脂肪供能比≤10%”增加“n-3 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聲稱及要求!疤妓衔铮ㄌ牵表椖啃抻啚楠毩⒌摹疤恰焙汀叭樘恰,相應的含量要求及限制性條件不變;“膳食纖維”聲稱的限制性條件增加列出單體成分。增加膳食纖維含量聲稱方式“可溶性膳食纖維(或單體)來源或含有可溶性膳食纖維(或單體)”及“高或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或(單體)”,并明確相應含量要求和限制性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餐飲食品,國家衛健委去年底發布實施了《餐飲食品營養標識指南》,該《指南》指導和鼓勵餐廳食堂對餐飲食品里的能量、脂肪和鈉進行標識,根據菜品特點鼓勵對其他的糖及營養成分進行標識。
無論是修訂《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還是已經發布的《餐飲食品營養標識指南》都體現了營養標簽在合理膳食中的重要性,消費者購買預包裝食品或者點餐的時候一定要養成看標簽的習慣,通過看標簽了解食品中的營養特性。比如血壓高的消費者可能更多關注鈉的標識,血糖高的消費者更多關注糖含量的標識,控制體重的消費者更多關注能量標識,通過看標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食品,不斷提升自己的營養健康水平。